这种腐蚀是沿着晶界或者在其近旁发生,所以称之为晶间腐蚀。关于晶间腐蚀的成因,普遍认为是由晶界与相邻晶粒之间的电位差造成的。以AI-Cu-Mg合金为例,在时效脱溶之后,晶界有一条无沉淀带,含Cu较少,电位较负,构成阳极相。晶粒内含Cu较高,电位较正,构成了阴极相。在腐蚀过程中,电位较负的贫Cu区将被优先腐蚀,并随着铝的溶解,晶粒中孤立的Cu也随之进人溶液,尤其是阴极相中铝的溶解使Cu直接进人溶液,生成Cu2十。由于Cu2+的氧化还原电位很正(相对于铝的电位),所以会在铝表面的阴极区还原析出,这种析出过程称之为二次沉淀。